欢迎进入BOB全站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为广大企业提供更加轻便、高效、经济的人力资源服务
行业动态
202BOB全站2-02-24
发布时间:2022-02-24 15:07
  |  
阅读量:

  BOB全站春节假期结束,企业复工复产如火如荼进行,劳务用工市场进入求职高峰,各地抓住时机开展“抢战”。然而,“招工难”“用工荒”问题仍困扰着不少企业。

  记者了解到,为缓解“招工难”“用工荒”,除了企业主动出击招揽员工,台山市各部门也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企业引才、聚才、留才,确保企业春节后正常开工。

  一线日是元宵佳节,各大商场节日氛围浓厚,人流如织。在台山市台城东门的昌大昌广场内,今年23岁的小妍无心欣赏商场内的节日装饰,一门心思查看商场门口招聘栏上的信息。

  “这里招聘的大多数是技工类岗位,文职类岗位很少,只能逐一联系,看有没有适合我的。”看完招聘信息后,小妍有些失望,她明显感受到了就业压力。对于会计专业毕业的小妍来说,文职类岗位不仅不多,还要面临来自众多求职者的竞争。“之前我应聘的一个文职类岗位,企业招聘2人,但应聘的就有30多人。”她说。

  相比小妍,从河南来台山找工作的胡佳佳则显得十分幸运。在学校学到的数控加工技能,使他成为不少企业招揽的人才。“我逛街的时候刚好看到了招聘信息,在咨询过老乡的意见后,就来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应聘。”2月21日,胡佳佳正式入职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我现在主要是跟着师傅学习手艺,等熟练后就可以独自操作了。”他说。

  “从春节后企业提供的招聘岗位数量来看,会计、行政文员等岗位相对较少,而且往往求职者多于用工数量;普工和技工类的岗位则相对较多,企业都提高待遇来‘抢人’。”台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星元表示,春节后企业招聘热度持续上升,制造业、生产加工业、服务业、销售业等岗位的用工需求量较大,而会计、文员等岗位的需求相对较为平稳。从招聘岗位看,一线从业人员占春节后企业复工复产需求的首位,而普工、技工“用工荒”现象让不少制造类企业头疼。

  据了解,近年来,制造业普遍出现“用工荒”状况。去年底,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至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总量将接近6200万人,人才需求缺口约3000万人,缺口率达48%。2021年,国家统计局对9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约44%的企业反映“招工难”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该比例也是近年来的新高。

  虽然“招工难”这一问题覆盖全年,但是每年春节后更加突出,主要是由于员工流失。记者走访了解到,面对春节后员工流动性较大的常态,近年来,BOB全站台山各企业纷纷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关注员工的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待遇水平和成长空间,增强员工的归属感,部分企业春节期间更推出留岗补贴、返岗激励、带薪休假等政策,以期留住员工。

  “春节前,BOB全站我们公司有大量外地员工返乡过年,春节后他们都陆续返岗了。目前,除了部分有疫情地区的员工暂缓返岗,其他的到岗率达100%。”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陈燕表示,虽然春节后没有员工流失,但目前企业正值订单攀升阶段,当前的员工数量仍远远无法满足用工需求。

  记者走访企业时发现,为应对“招工难”,各家企业出尽法宝。其中,最常见的措施包括:一是以工引工,企业大力推广内部推荐奖励政策,发挥员量和群体黏性解决用工需求;二是部分企业借助全国多个基地布局的优势,扩大招聘范围,通过加大招聘投入来满足用工需求。“春节后我们有100多名新员工入职,其中有一半以上是老员工推荐入职的。”陈燕说。

  与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类似,广东鸿特精密技术(台山)有限公司也出台奖励政策,鼓励老员工招工。“我们公司有部分员工属于劳务派遣,春节后合同就到期了,我们需要想方设法补充这些岗位的员工。”广东鸿特精密技术(台山)有限公司人事科科长朱妙华表示,之前用工缺口大概是100多人,主要是普工和基层技术人员,现在只剩30人左右的用工缺口。

  此外,为避免陷入“招工—流失—再招工—再流失”的窘境,台山各企业除了提高待遇留住员工,更加大了本土员工的招聘力度。对于求职者来说,一二线城市虽然产业发展快,提供了大量工作机会,但就业风险也不小,因此,只要待遇跟得上,他们更愿意留在家乡工作。

  “我之前在外地上班,后来听朋友说厂里在招人,我就回来了。”刘思杰是广东鸿特精密技术(台山)有限公司的一名新员工,虽然上班仅一个多星期,但是他明显感受到在家门口就业的好处。他表示,回家乡就业,除了可以省下大笔生活费用,还可以让他有更多时间去学习深造,谋求更好的发展。

  像刘思杰一样春节后选择回家乡就业的范柔柔,不久前入职了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我之前一直在广州上班,后来知道公司招人,就回来了。”范柔柔表示,家乡的就业环境感觉比大城市要好,一些无谓的压力也大大减少。

  为有效解决劳动者“就业难”、企业“用工荒”的双重问题,近年来,台山市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让企业有人可用,让求职者有企业可进。

  今年春节假期刚结束,台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举办了2022年“南粤春暖”行动送岗下乡招聘活动,广泛开展线上线下招聘。线上,以“台山直聘网”和“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服务平台”为主,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不打烊、免费的服务平台;线下,收集企业用工信息并制成展板,在昌大昌广场、万达广场等人流较多、信息高效传播的地方集中展示,让有意向的求职者可以直接按岗位信息致电咨询。

  为让招聘活动更好地开展,台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早在春节前就组成调研走访小组,深入企业开展用工情况调查,并向全市230多家重点用工企业发放《2022年企业春节前后异地务工人员返乡返岗及用工情况表》,详细了解企业用工需求,根据企业需求及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

  “从整个招聘活动来看,线下活动的效果最好。”李星元表示,此次招聘活动共有55家企业参加,提供招聘岗位2406个,吸引了5000多名求职者关注。据初步统计,目前共有1250人通过此次招聘活动成功入职。

  “在我们新入职的员工中,有30多人是通过线下的招聘信息栏得知招聘信息前来应聘的。”朱妙华表示,目前她每天还会接到求职者咨询招聘事宜的电话。

  “此次线下活动是我们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作出的尝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接下来,我们会定期更新招聘信息,帮助企业招工、求职者就业。”台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肖雄英说。

  从2010年开始,台山各职校全面实施“校企合作”教学发展模式。为进一步适应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发展需求,学校、企业逐步加深合作,将“校企合作”向“校企融合”转变。2018年,台山市培英职业技术学校与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首次进行“校企融合”开设“金桥专项班”,开创了台山职校与企业合作的新模式。

  “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现在最紧缺的还是有一定技术要求的高级技工和科研人才。”陈燕表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除了加大招聘力度、出台奖励政策鼓励员工提升学历自我增值外,还通过“校企合作”“校企融合”,实现人才精准培养,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去年从台山市培英职业技术学校来实习的一名‘金桥专项班’学生,因为技术熟练,实习期就被提拔为班组长。”对于这名学生,陈燕赞不绝口。

  记者在走访企业时发现,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广东鸿特精密技术(台山)有限公司等企业均举办培训班,为前来实习的台山市培英职校学生进行岗前培训。

  “我们学校与金桥、精诚达、仁丰、美的、海信、鸿特精密等几十家企业都建立了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其中,与金桥、精诚达、仁丰五金3家企业开设了专项班,为企业精准输送人才。”台山市培英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李东旭表示,学校与企业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和企业的用工问题,实现双赢。

  “企业除了需要熟练的流水线工人外,更急需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李东旭表示,目前,企业的入职门槛正在逐步提高;为此,学校在引导学生就业的同时,鼓励学生参加高考,提升专业技能,以便更加契合未来制造业的用工需求。“2021年,我们学校有698名学生毕业,其中有400名学生顺利升入高校,进入更高的学习平台。”李东旭说。

  每年春节过后,劳务用工市场总是一片火热,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招工难”和“就业难”这对矛盾一再上演,甚至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究其原因,部分是因为求职者和企业的期望和要求不是很匹配,双方需要更高的岗位匹配度,方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时候,需要求职者对自己的认知进行调整,了解自己擅长哪些技能,愿意尝试哪些类型工作。当放低期待并做好准备的时候,BOB全站求职者往往能找到更好、更合适的岗位。

  另一方面,也许是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一些毕业生的所学与企业的所需存在脱节现象,难以满足企业的岗位要求,这也导致普工人数不断减少,高层次专业性技能人才愈加紧缺。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学校与企业进行更加深入的沟通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