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BOB全站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为广大企业提供更加轻便、高效、经济的人力资源服务
公司动态
昆明召开2022年全BOB全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22-02-14 19:51
  |  
阅读量:

  BOB全站年,全市人社系统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奋发进取,砥砺前行,昆明人社事业发展呈现出

  ——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全市人社系统坚持把抓好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任务,精心组织、务实推进,全体党员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把握党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感悟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服务经济大局取得实绩。2021年通过落实降费率、调基数等政策共减轻缴费单位负担69.12亿元,率先在全省推出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申即享”服务,为3万户单位返还资金1.2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430万人。全力推进人社服务“快办行动”,131项高频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平均提速59.88%,BOB全站依托“智慧人社”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推行综合柜员制,实现人社系统全业务、无差别、一体化服务。

  (一)突出“稳就业”“保就业”重点,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出台了《关于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千方百计稳岗、扩岗、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全市共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7.33万个,124万余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7.89万人,帮助4.33万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3.69万名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通过创业担保扶持创业9167人(户),发放15.87亿元。56个项目荣获“春城创业奖”,204个创业项目获得“春城大学生创业行动”项目资金扶持,实名登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94%。

  (二)紧盯参保扩面和待遇发放,社会保险基础不断夯实。强力推进全民参保扩面专项行动,聚焦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实施精准扩面。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人数分别达到219.98万人、161.53万人、134.6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18.06万人,各险种参保人数比2020年末净增31.5万人。工伤保险按项目参保工作实现新突破,全市建筑业、交通水利等行业参加工伤保险项目共计1101个,新开工项目实现100%参保。完成107万余名被征地农民身份认定工作,破解了全市被征地农民身份认定不清楚、养老保障不到位的难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七连调”,连续6年同步调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参保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失业补助金、农民工一次性生活补助等失业保险待遇13.35亿元。下放工伤认定权限和劳动能力鉴定收件受理环节,全市共受理工伤认定申请6433件,共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4911件。

  (三)深化制度机制改革,人事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及产业,发布了《昆明市2021年度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全市共引进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346人。制定出台《昆明市加快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中国昆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在省内首次将中级职称评审权下放给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达43.89万人。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获评“国贴”“省突”“省贴”“市突”人员达734名,扶持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博士后科研站(扶持站)42个,共设立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昆明市名匠工作室118个。稳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年内全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3.1万人次,拨付补贴资金3.7亿元。举办职业技能竞赛47场次,产生技术状元170人,优秀技术能手301人,技术标兵662人。全市高技能人才达46.47万人。

  (四)抓实劳动权益维护,劳动关系保持总体和谐稳定。大力推行劳动用工网上备案和电子劳动合同线上签订试点,全面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切实加强劳动关系风险监测,全市8.11万户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01%。坚持以治理工程建设领域欠薪为重点,扎实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全市共对2.37万户用人单位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实施了劳动保障监察,为2.97万名劳动者追回工资2.09亿元。国家、省转办的20035件案件线索全部实现办结清零,“国家根治欠薪平台”案件办结率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名。全市共立案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1233件,调裁金额达2.49亿元,法定时限结案率达100%,调解率达65.79%。

  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期人社工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找准了人社工作发展的新导向、新定位,着力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推动民生持续改善、事业健康发展,当好全省人社事业发展排头兵,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持续抓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强化就业创业和失业保险政策贯彻落实,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实施“就地就近就业行动”,支持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新增、升级市级新型创业创新孵化服务园区5个,继续实施“春城大学生创业行动”项目,提升“春城创业荟”创业创新大赛品牌影响力,抓好创业扶持和创业跟踪帮扶工作。全年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4万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万人,转移就业10万人,实名登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8%以内。

  (二)大力夯实社会保险安全网。围绕“广覆盖、调结构、提层次、促转型、防风险”,夯实社会保障发展基础,深入实施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增效专项行动,推动“新增就业”转为“新增参保”,确保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00万人以上,失业保险参保133万人以上,工伤保险参保163万人以上。坚决兜牢民生底线,严格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等决策部署,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发放及政策调整及时到位。大力实施“百万群众转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计划”,促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被征地农民更多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形成与共同富裕要求相适应、与城镇化进程相匹配的参保结构。

  (三)积极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扎实推进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开展2022年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和“三支一扶”人员、“特岗教师”、“西部志愿者”招聘工作,积极配合完成全省公务员录用考试、遴选考试等考务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政策措施,继续加大非公经济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服务力度。积极落实“春城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系列政策,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扩大昆明市职业技能竞赛影响力,积极支持和组织全市技能人才参加国家和省的各项技能大赛活动,BOB全站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大力打造“昆明名匠”品牌,全力做好技工院校年度招生工作,确保毕业生就业率在97%以上。

  (四)全力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持续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实施与宣传,不断扩大电子劳动合同试点覆盖面。深入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加强对企业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监督检查,引导企业建立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健全完善根治欠薪制度体系,注重欠薪源头治理,压实监管责任。深入贯彻省人社厅等8部门《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从指导和督促企业规范劳动用工、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等方面,努力做好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服务工作。

  (五)全面提升系统行风建设水平。围绕刘洪建提出的“在全省率先建成法治化营商环境、率先实现营商环境进入全国一流行列的目标”,将优化人社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服务水平。要以“清、减、BOB全站压”为基础,以“人社服务快办行动”为载体,完成好“2022年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要提升窗口服务效能,优化规范服务流程,深入实施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推进平台建设、数据共享和社保卡应用,切实解决一批群众眼里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