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全站《茂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茂名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是指导“十四五”期间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依据。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35年。
“十三五”期间,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新的重大成绩、发展质量大幅提升。
(一)深入实施就业创业政策,稳岗扩就业成效显著。全面完成茂名市“千人创业带动万人就业”工程。全面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省市共建的广东省粤西创业创新孵化基地正式运营。 “十三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总数为31.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二)深化社保体制机制改革,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大力开展全民参保计划。全面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稳步推进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市级管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年均增长6.76%,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80元,比“十二五”期末增长80%;失业保险金标准由968元/月提高至1269元/月,增长31.10%;工伤伤残津贴标准从月人均2779.76元提高至月人均3981.17元。
(三)优化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机制,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出台《茂名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茂名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细则》《茂名市市级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稳妥推进各项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全市专技人才和技能人才总量分别比“十二五”期末增加22.17%和52.95%。全市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7个、博士工作站11个。设立了陆克列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了4个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4个大师工作室。
(四)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凸显。完成15个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在校生规模居全省第三位。茂名市高级技工学校和信宜市产业转移园产业共建高技能实训基地项目和技能创业孵化基地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全市共6所技工院校,其中技师学院1所。茂名市高级技工学校李宇洋同学参加欧亚世界技能高科技公开赛摘得3D打印项目铜牌,实现了我市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奖牌零的突破。
(五)持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活力明显提升。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度基本建立,实现动态管理,岗位设置更加科学化,公开招聘扎实推进,人员流动更加便捷,事业单位岗位空缺人员及时得到补充,五年全市共补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972人。
(六)进一步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和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持续推进岭南“好心仲裁”文化建设。用工实名制、工资保证金、分账管理基本实现全覆盖,不敢欠不能欠不想欠的根治欠薪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十三五”期末,全市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8%,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达77.2%,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99.5%,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100%。
(七)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效能明显提高。行风建设“一号工程”成效显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集中式信息系统全面启用,线上线下窗口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打造茂名“温暖人社”服务品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118项政务服务事项已进驻市行政服务大厅,全部事项实现政务服务大厅窗口综合受理和网上办理。就业扶贫分类帮扶、技能扶贫特色帮扶、社保扶贫兜底帮扶取得扎实成效。
《规划》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人社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BOB全站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总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4+6”工作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OB全站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大抓产业鲜明导向,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民生是第一追求,积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BOB全站落实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和建设湛茂都市圈的区域发展,以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稳预期,着力促进就业创业,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加强人事人才工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产业实力雄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新增长极贡献力量。
为更好地体现指导思想,《规划》提出坚持促发展与惠民生相统筹、坚持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统一、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协调等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人社发展规律的集中反映,是未来五年统筹推进人社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
《规划》共有十二章45节,主要包括发展基础和机遇挑战、总体要求、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着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提高全民享有社会保障水平、深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高位推动三大工程战略品牌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改革完善政策体系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和谐劳动关系体制机制健全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高人社制度有效供给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信息化应用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强化配套措施推动组织落实等十二章。
一是七大目标。主要包括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高水平人才集聚能力显著提升、全面建成技工教育强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二是十八项指标。主要包括就业1项: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社会保险5项: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资金总额、补充养老保险基金规模;人才队伍建设7项:新增取得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人数、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数、新增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数、技工院校年招生人数、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次、“粤菜师傅”培训人次、“南粤家政”培训人次;劳动关系3项: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公共服务2项: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申领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
专栏是重大政策、重大行动计划、重大工程项目的集中体现,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设置了17个专栏。具体包括:
二是11个行动计划专栏。分别是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计划、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计划、促进全民享有社会保障、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养计划、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三项工程、优化技工院校发展布局、提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服务水平、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行动计划、新生代异地务工人员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乡村工匠”工程。
三是4个基础建设专栏。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行动、社保经办管理服务能力提升计划、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清减压”专项行动。
《规划》设置了茂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表,有9个重大项目,具体包括:茂名技师学院申报高等职业学院提质强基补短板项目、茂名市茂南区公共服务云平台、茂名市电白区建筑高级技工学校项目、信宜市“粤菜师傅”工程培训基地升级改造项目暨信宜市“三项工程”提质扩容发展指导中心、信宜市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大厦、茂名市(信宜)乡村振兴技工学校(挂信宜综合技能培训基地牌子)、高州市就业创业发展基地建设项目、化州市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项目、化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新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