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全站2021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市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部署,按照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目标,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部门职能作用,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各项工作,不断加快推进全市人社系统“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现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依法行政保障机制建设。一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室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年终与人社业务工作同检查、同考核。二是制定工作方案计划。年初制定滕州市人社局2021年度普法工作要点和2021年度“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将法治工作融入到年度工作计划中,有步骤、有目标的推进法治工作的开展。三是完善相关工作规章制度。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了局党组中心组学法和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法律顾问和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制度等普法、依法行政工作制度。
(二)全面依法履行职能。一是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2.1万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75万人,完成年度任务109.38%。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资金5300余万元;发放创业担保1.26亿元,直接扶持660人次创业,带动3300余人次就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质量年活动,完成各项专项职业能力培训1.4万人。二是倾力优化营商环境和公共服务。升级改造服务大厅,改造整合16个社保窗口,积极推行“一件事、一份材料、一窗受理、全程通办”的工作模式,实现企业参保、缴费、职工退休、待遇领取“一件事”打包办理。社保高频业务推行网上办和掌上办,群众零跑腿;推行“一点多档、多点服务”,实现高校毕业生求职招聘服务事项“全程网办”;以“山东省职称申报评审系统”为平台,实现职称申报、审核、评审和发证“全程网办”;工伤认定实行网上申报,符合条件的工伤案件即时办理。三是着力抓好人才抚育开发。启动青年人才优选、事业单位招考、教师招考、国企招聘、社区工作者等招聘计划,BOB全站共为高校毕业生提供1200余个优质岗位。积极做好人才工程及平台申报,新增滕州市首席技师9人,5人入围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考察人选。新增省级人才载体2家,打造保姆式、零跑腿的高层次人才服务新模式,共发放人才购房补助58万元;为65名高层次人才申领省市惠才卡;协助11名高层次人才申请解决子女就学问题。四是强力保障维护劳动者权益。推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纳入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项目116个,其中在建项目43个,累计录入实名制信息1.28万人,人工费按月拨付率、工资保证金缴纳率均达到“100%”,考勤更新率保持在90%以上。共接到各类举报投诉3600余起,协调办结率90%以上,立案查处217起、法定时效内结案率100%,督促用人单位缴纳社保费142万元、发放工资607余万元。
(三)落实学法用法考法,全面提高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一是组织干部学法。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和工作开展实际,结合主题党日和人社干部上讲台等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章党规和人社系统的法律法规。通过开展习法治思想专题学习活动,利用“线上”+“线下”、集体+自学、必修+选修的方式学习,实现了学习培训覆盖率 100%。二是落实干部考法用法。认真开展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的培训,上岗执法的行政人员全部参加了省、市举办的培训,今年共有7名同志新申领行政执法证件,全局共有58名人员取行政执法证,行政执法人员均持证上岗。组织全体在编在岗人员在规定期间内,积极利用闲暇时间开展普法考试,参考率为100%,80分以上人员高达97%。通过学习考试,进一步强化了人社干部法治意识,提高了工作人员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
(四)完善依法行政制度,推进行政决策科学法治化。一是做好规范性文件审查管理工作。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清理和发布工作,确保规范性文件底数清、无遗漏,及时解决规范性文件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切实保障出台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严密性和权威性。二是落实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制度。在讨论决策事项时,由会议组员充分发表意见,局主要领导在重大决策集体讨论会议上最后发言,并在集体讨论基础上做出决定。三是积极发挥法律顾问作用。为加强法治工作,我局还聘请了1名专职律师担任常年法律顾问,BOB全站参与局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行政合同和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审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工作,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有效杜绝了潜在的违法行政隐患。
(五)优化公开透明的政务信息环境,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一是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及时更新人社信息公开指南、政府机构名录和最新的政策文件,我局严格按照相关要求,除不宜公开和必须保密的外,积极主动公开信息,实现政府信息工作透明、公开。二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加大行政执法公开透明力度,行政处罚信息及时公示,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三是自觉接受、政协、监察、审计机关的监督和社会监督。及时就我市社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等事关社会稳定和民生大局的重大事项向市及其会、市政协报告。以重在解决问题、重在落到实处、重在办理质量的工作原则,认真细致确保承办议案、提案事项按时保质完成。四是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积极答辩和出庭应诉,自觉执行行政、司法裁决。今年年初以来发生以我局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共37件,行政复议案件5件,均认真准备并积极应诉,行政负责人出庭37件,出庭率达到100%。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BOB全站一是加大信访维稳工作力度。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全面落实信访维稳责任制,明确全局领导干部“一岗双责”信访责任。局主要领导定期主持召开信访形势研判及协调专项会议,确保信访矛盾化解工作扎实细致。2021年,我局共接到枣庄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滕州市社会治理指挥平台和市信访局交办(转办)来信来访信件共2749件:其中承办枣庄市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承办滕州市社会治理指挥平台工单261件,办结率100%。及时处理信访局通过山东省信访信息系统转来的信访案件45件,按期回复滕州市信访局交办转办件26件,书面答复率100%。二是多渠道开展调解,提高调解仲裁质量。在处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过程中,不断优化争议处理流程,充分发挥劳动争议预防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解工作室”为依托,受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736起,案件结案率100%,调解结案率达到60%,有力保障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七)全面做好普法宣传。一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管、用、宣”相结合,将普法宣传贯穿于工作的始终,执法人员在履行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行政职权活动时,通过口头或“告知单”、宣传单等途径告知当事人行为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普法宣传的效果。执法人员走进企业,通过向企业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普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走进工地,在工地专门设置宣传展板等方式,加大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普法宣传,切实维护滕州市农民工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人员利用信访接访活动和12345热线平台进行普法宣传,在回复过程中对人社部门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依法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二是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我局围绕普法责任制工作要求,通过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工地,12.4宪法“法治宣传月”等一系列活动和设置展板、发放宣传单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利用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等媒体,本单位内部电子屏幕等多种媒介,大力宣传人社系统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人社法律的知晓度,较好完成全年普法任务,为全民普法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2021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法治意识有待提高。部分干部职工法治意识比较淡薄,过分强调业务工作多、任务重,没有将主要精力投放到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来,以致产生怕麻烦和畏难情绪,存在重业务、轻学习,重形式、轻实效现象。二是执法人员系统性培训需进一步加强。由于就业创业、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等政策性强,历史遗留问题多,相对复杂,相关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和业务水平与之相比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行政执法普法有待加强。行政执法普法责任制是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落实执法普法责任上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进一步明确执法权限和执法责任,认真履行好“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工作职责,确保责任落到实处。
(一)提高站位,强化法治意识。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总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推动法治工作理念、机制和方法创新,在法治政府建设实践中担当尽责。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史党章党规和宪法法律知识,提高局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促进全局工作人员依靠法治手段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为统一协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在局党组的领导下成立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室,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担任并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重大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督办,推进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规范化、制度化,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2022年,我局将根据上级部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结合市委、市政府依法治市相关工作要求,在强化基础工作的前提下,以加强人社系统法治队伍建设为抓手,认真履行党政负责人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积极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不断提高我局行政执法公信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全面提高依法治市工作水平和能力,尽职尽责做好各项法治建设工作,为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