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BOB全站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为广大企业提供更加轻便、高效、经济的人力资源服务
公司动态
BOB全站房企 HR 老总“闯年关”:两轮裁员还不够最担心年后人员流失
发布时间:2022-02-07 19:06
  |  
阅读量:

  BOB全站大年初一,某 TOP20 房企人力老总刘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大家都在裁员,这是大势所趋,也就认命了。

  由于疫情和防疫政策的关系,刘芳选择在上海就地过年。因为她所在部门的考核指标是集团最重的,既要在规定时间内对集团各部门完成指标优化,又要梳理今年的人员缩编数字。

  人力老总也有自己的顾虑,其实大笔一挥也并非大家想得那么大开大合。 刘芳表示,年前担心指标完不成,年后最担心的是人员流失问题, 怕的是你想留的人留不住,不想留的人却留了下来 。

  裁员一方面是为了提升效率,BOB全站年前的裁员尤其如此,还可以极大地节省成本。当然,这是大势所趋,大江大河的时候,也就认命了。

  刘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行业整体下行的背景下,对于不少房企而言, 活下来 保交楼 、保证公司基础经营才是最重要的,而公司人员的合理配置则是人力部门的 一号 工作重点。BOB全站

  刘芳所在房企和此前已经爆雷的泰禾集团、华夏幸福、蓝光发展等房企类似,由于快速扩张等因素导致资金断裂,该房企旗下数百个项目曾一度处于停业或半停业状态,导致近来的销售也呈断崖式下降。

  记者注意到,这些年通过高杠杆、高周转方式扩张的企业,包括阳光城、新力、弘阳等,近两年就陆续传出裁员消息。如阳光城今年 1 月中旬将下辖的营销大区进行裁撤合并;弘阳地产早在 2020 年就传出裁员 30% 的消息。

  刘芳告诉记者,房企提出的 提质增效 ,放在组织架构上就是减去一些层级或部门,放在人力口就是裁高招低,放在营销口就是压缩费用,放在运营口就是工程该压不该压的账都会再压个几个月。

  随着这类房企融资性现金流和经营性现金流的断档,购房者也更加谨慎,对于即将爆雷的房企不敢再去买他们房子。除非融资端放松,这类企业将很难扳回这个局面。

  哪些人最容易成为裁员对象?在刘芳看来,对于一家房企而言,只需留下工程、成本、营销、财务、人力部门,就能够运转起来。

  行情好的时候,房企希望在营销中心之外成立营销公司,除了做营销策略之外,职能上和各区域营销部和集团营销中心互有重叠。其初衷是想做一个孵化,不光卖自家房子,还想成为渠道,卖别家的新房。但行情不好,这个部门就成了累赘,高不成低不就,这也是为何阳光城会将这个部门裁撤的逻辑。

  刘芳表示,房企各组织部门存在的价值在于能够让各个条线充分协作。因此,裁员的顺序依次为投资类、客户研究类、融资端等。对于区域平台和集团平台的人,也是可以取舍的。如阳光城,将上海区域和江苏区域合并之后,只留少部分一线人员。

  除了部门整个裁撤和保留合并,对于部门内人员的去留则显得相对谨慎了许多,这也是让人力老总最头疼的部分。

  一般而言,裁员会先针对集团各职能口的员工,尤其是管理岗位。其次,营销岗位是重灾区,尤其一些尾盘的营销部门将被合并至其他项目,大约一半人会被 优化 。

  首当其冲的是‘老白兔’,即资历老又不亲力亲为,多以部门高级经理和副总监为主,这类人平时在公司关系多没人碰,而第一波裁的就是这类人。第二波则是刚入行一两年的‘小白兔’,这类人愿意做事,但不能独立承担任务。

  第三波才是管理人员,比如区域的营销负责人,就可以让集团营销总兼任。管理岗位可以通过兼职的方式去压缩,管理岗不是业务岗,而是通过管理目标和他人来达到经营结果,管理这个岗位的人对于专业度要求也没那么高。

  不过,降本是一方面,刘芳表示, 能够把房子卖好,企业反而愿意加钱找人来,增加的投入取决于他的产出。现阶段,所有动作都围绕着一个目标,那就是按时交付。

  以前企业为了扩张,执行的是管控。如今对于大部分房企来说,要做的就是穿透式管理,以最低的成本做最高效的事。在组织架构上,基本缩减成二级管控,穿透 + 扁平式管理是大趋势。集团通过区域整合直接穿透式管理区域,使得区域平台不再重要。

  此外,现阶段的营销,房企更多会采用分销、加大佣金比例的方式。 人力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是需要时限的,不是说今天招了人下个月就会见效,起码需要半年后才会有效果,房企毕竟不是流水线工厂。

  在刘芳看来,一个案场 20 个人销售和 40 人销售未必有差异,20 个置业顾问可能都没客户。 除非项目上购房者人流涌动,需要增加人手。

  先要活下来然后才能活下去,最后才是活得好。活下来就是要扛过暴风骤雨,同时持续经营,接下来才考虑往前走一步的问题。

  刘芳表示,BOB全站每家房企情况不尽相同,属性也不同,所以目前面临的局面也不同。在活下来的阶段,要识别哪些区域是基本盘,哪些部门是需要保有的,同时对于现阶段可以放弃的职能和区域,采取卖掉等方式,做组织架构收缩。

  对于碧桂园、龙湖、旭辉这类房企,依旧会维持稳健发展策略,包括人才组织上。比如龙湖,目前处在一个人员更迭周期,在过往十年里,龙湖快速引进行业精英,并从 2012 年开始就大量培养仕官生,如今这群人已成了企业的中流砥柱。

  在行业面临大减员的时候,面临自身的换代需求,毕竟有的人跟不上企业发展。此时,借势做一些人员换仓,把跟不上的人淘汰,从其他房企招收一批不错的人。

  此外,有一些企业觉得现在是扩张的绝佳时机,类似于万科、金地、中海这类头部房企,现阶段做的是卡位,占住前几名位置。

  而葛洲坝和电建这类房企,在经营能力和人才建设上有足够厚度,会通过项目类的并购扩大市场规模,但相应的其组织架构不会快速扩张,区域平台不会大规模招人,只会在土建和项目上一些关键岗位做人员填补。

  再比如区域型国企建发、华发等,这类房企一方面想承接一些房企区域性项目,对于人才和扩张需求是最激烈的,在人才端会采取更加激进的方式来实现五百亿到千亿元的跨越。

  还有像广西彰泰、河南建业、四川领地等区域型房企,以及没有登陆过资本市场、在杠杆方面没有用足的企业,这两类企业面临的年关形势又不一样。

  在春节这个重要节点上,用什么样的薪酬策略来保证人心?刘芳表示, 对于保有的干部会进行倾向性发放,对于一些要收缩的地方会进行侧重性的调整。